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宇宙星球 #120

120.在其它星球,

120.在其它星球,神性真理通过灵人和天使的口耳相传而为人所知,如在前面论及这个太阳系的星球居民时所说的那样。但这种显现方式局限于家庭群体,因为在大多数星球,人类都分为各个家庭生活。因此,通过灵人和天使被如此启示的神性真理仅限于家庭群体,无法传播得更远;并且除非不断做出新的启示,否则真理要么被扭曲,要么遗失。而在我们地球则不然,因为在这里,神性真理,也就是圣言,会永远保持完整。

属天的奥秘 #1361

1361.教会因偶像

1361.教会因偶像崇拜而变成代表,没有人知道这一事实,除非他知道何为代表。在犹太教会和圣言中,被代表的事物都是主及其国度,因而是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。这些就是被代表的事物,此外还有伴随它们的许多事物,如属于教会的一切事物。代表它们的事物要么是人,要么是这个世界或地上的事物;简言之,就是作为感官对象的一切,以至于几乎没有任何对象不能成为代表。然而,代表的一般法则是,不要关注进行代表的人或物,而要关注被代表的事物本身。
例如,犹大和以色列,甚至埃及以及别处的每个王,无论他是谁,都能代表主。他们的王权本身就具有代表性;因此,所有的王,哪怕是最坏的,也能代表祂,如提拔约瑟治理埃及地的法老,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(但以理书2:37-38),扫罗,以及犹大和以色列的其他国王,无论他们是哪种人。对他们的膏抹本身(他们因被膏抹而被称为耶和华的受膏者)就具有这种代表。所有祭司,无论有多少,同样都代表主;祭司职分本身就具有代表性;就连邪恶和不洁的祭司也能代表主;因为在代表中,要关注的不是实际的这个人的品质。不仅人类,动物也具有代表性,如用于献祭的所有动物;羔羊和绵羊代表属天事物,鸽子和斑鸠代表属灵事物;同样,公羊、公山羊、小公牛和公牛代表低级的属天和属灵事物。
如前所述,用作代表的,不仅包括有生命之物或活物,还包括无生命之物,如祭坛,甚至祭坛上的石头,以及约柜、会幕及其中的一切;众所周知的圣殿及其中的一切,如灯台、饼、亚伦的衣服。不仅这些事物,就连犹太教会的一切仪式也都是代表。在古教会,代表延伸至一切感官对象,如大山小山、山谷、平原、江河、溪流、源泉、水井或水库,总体的森林、树林和具体的每棵树,甚至每种树都有某种确定的含义。后来,当象征性的教会结束时,这些事物就成了代表。由此可见何谓代表。由于不仅人类,无论他们是谁,是何品质,而且动物,甚至无生命之物,都能代表属天和属灵事物,就是那些属于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的事物,所以显而易见何为代表性教会。
代表具有这样的功效:在灵人和天使眼里,凡按所吩咐的仪式来执行的事都是神圣的,如大祭司在用水清洗自己,穿着祭司服去事奉,站在点燃的灯台前的时候,无论他是哪种人,即便他是最不洁的,并且心里是偶像崇拜者。其他祭司也是如此,因为如前所述,在代表中,不要关注这个人,只要关注被代表的实际事物本身。代表完全从这个人中抽象出来了,就像从献为祭的公牛、小公牛、羔羊,或倒在祭坛周围的血,或祭坛本身等等中抽象出来一样。
这个代表性教会的建立是在一切内在敬拜都消亡,敬拜不仅变得完全外在,甚至成了偶像崇拜之后,以便天堂能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地联结,也就是主可以通过天堂与人类联结。这一切是在藉由敬拜的内在事物的结合毁灭后发生的。至于只藉由代表的这种结合是何性质,蒙主的神性怜悯,以后再讨论(3478-3480, 4311, 8588:5-6, 8788, 9457, 9481, 10500节)。代表直到下一章才开始,在下一章并自下一章起,一切事物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,都是纯粹的代表。此处论述的主题是那些系他们祖先之人的状态,就是他们及其后代中的一些人变成代表之前他们的状态。前面(1358节)说明,他们的敬拜是偶像崇拜。

属天的奥秘 #2553

2553.“因为我说

2553.“因为我说,这地方必定没有对神的惧怕”表示源于这种感知的思维,即:他们在当时所处的状态下不会尊重属灵真理。这从“对神的惧怕”和“地方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对神的惧怕”是指对神性或属灵真理的尊重;“地方”是指状态(参看1273-1275, 1377节)。此处的情形是这样:人不能理解纯属灵和属天的任何教义,也就是神性,因为这样一种神性无限超越他的理解,因而超越他的信仰范围。人的一切思维都局限于他的感官所经历的属世事物,或说他的感官所提供的世俗观念。凡不利用并照着这些属世事物所说的话,都不被理解,而是会消亡,就像凝视海洋或宇宙,却不专注于某个对象一样。因此,若不以世俗用语向世人解释教义,世人根本不会接受,因而不会尊重它们。这种情况可从圣言的每个细节很清楚地看出来,因为在圣言中,出于同样的原因,纯神性事物本身是以世俗用语,甚至感官用语来阐述的;例如,经上描述耶和华有耳,有眼,有脸,还有人类的情感,如愤怒等等。
当主降世时,更是如此。那时,人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属天或属灵事物,更不知道有什么内在事物。纯地上和世俗、因而外在的事物完全占据了他们的心思意念;就连门徒们自己也是这样,他们以为主的国度将和这个世界的国度一样,所以要求一个坐在祂的右手边,一个坐在祂的左手边,并且有很长一段时间,他们以为自己会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(马太福音19:28; 路加福音22:30);殊不知,在来世,他们不能审判一个人的事务的哪怕最小细节(2129e节)。主之所以洞察人类的这种状态,是因为一开始,主思考在信之教义的问题上是否要请教理性。主出于祂的爱而如此思考,这爱在于渴望寻求拯救所有人,并使圣言不致灭亡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